陳玉堂、陳玉山、陳玉樓烈士為同胞兄弟,東辛店鎮東辛店村人。三兄弟先后在保家衛國、對日斗爭的戰場上英勇犧牲,譜寫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贊歌。1946年,人民政府縣長鄭德昌為褒揚陳家一門三烈的壯舉,特贈“民族之光”巨幅匾額一副。
陳玉堂烈士,生于1912年,1938年參加八路軍,不久加入中國共產黨,歷任班長、排長、縣大隊副大隊長等職。投身革命后,陳玉堂積極學習、爭取進步,在戰斗中不懼生死、沖鋒在前,先后參與大小戰斗上百場。同時,他積極動員二弟、三弟參加八路軍,殺鬼子報效祖國。 1943年3月,在一次與日寇遭遇戰中,陳玉堂與其他縣大隊戰士在吳官屯被敵包圍,面對敵數倍于我的險惡情況,他機智勇敢的帶領縣大隊戰士突圍。突圍成功了,但陳玉堂同志卻在激戰中光榮殉國。
陳玉山烈士,三兄弟中排行第二,在大哥陳玉堂影響帶動下,于1941年參加八路軍。三弟、大哥犧牲的噩耗接連傳來,陳玉山化悲痛為力量,作戰更加勇敢。1943年7月,在安務村一次同日寇激戰中,身負重傷,不下火線,戰斗到生命最后一息。
陳玉樓烈士,1922年生,1939年參加八路軍。1941年8月14日在紀王橋一次反掃蕩戰斗中,他頑強作戰、沖鋒在前。當他發現敵陣地一輛鐵皮大車上裝有子彈時,靈機一動,立即甩出一顆手榴彈,并乘煙霧快速沖向敵車,與守衛之敵肉搏,奪得敵一箱子彈。當他剛跳下大車時,發現兩個日本鬼子躲在車下向我陣地用機槍掃射,他不顧個人安危,猛撲過去,把敵機槍搶奪過來,為我軍突圍贏得寶貴戰機。但敵人的刺刀卻刺進了玉樓同志的腹部,陳玉樓同志終因失血過多而光榮犧牲。 陳文彬 整理